引发展“活水”入青山绿水 绿色发展提高含“金”量

最新信息

引发展“活水”入青山绿水 绿色发展提高含“金”量
2022-09-26 08:02:00
“中华秋沙鸭越来越多了。”这是安吉农商银行绿色金融事业部负责人陈煜斌对《金融时报》记者描述这十年生态环境变化时发出的感慨。
  中华秋沙鸭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作为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数量稀少,分布区狭窄,故有“鸟中大熊猫”之称。
  2015年,中华秋沙鸭越冬种群首现浙江省安吉县赋石水库附近,如今当地第7年迎来这群大自然的“稀客”,而且数量逐年增多。2021年,赋石、老石坎两大水库和周边区域冬季中华秋沙鸭数量已达到80只,占全球总量的2%。
  “如果倒回十年前,这是难以想象的。”陈煜斌表示,夏阳村和缫舍村位于赋石水库的源头和尾区,是中华秋沙鸭在安吉的主要栖息地。过去,这里一度因未合理规划露营等产业发展,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为修复国家重点野生保护动植物栖息地,吸引中华秋沙鸭等珍稀候鸟越冬,当地政府部门开展了环境修复行动。
  为了更好地提供相关金融服务,安吉农商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和优化金融服务,为绿色发展提供足额、长期、低成本的金融支持。自2008年起,安吉农商银行开始向缫舍村提供信贷支持24万元,用于造林等生态修复建设,目前已向两个村注入资金近3000万元。
  这种保护显得弥足珍贵,这也是金融助力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洪涝、干旱、台风、地震、海平面侵蚀等气候问题越发严重,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在这个过程中,绿色金融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抓手之一。
  政策推动
  绿色金融迎发展高潮
  我国对绿色金融早已开始部署。2007年7月,为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原国家环保总局、人民银行、原银监会三部门联合推出《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强调“加强环保和金融监管部门合作与联动,以强化环境监管促进信贷安全,以严格信贷管理支持环境保护”。
  在金融领域,一个更具标志性的节点是2016年。当年8月,人民银行牵头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绿色金融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我国成为全球首个制定绿色金融顶层设计的国家。9月,我国作为G20轮值主席国,首次将绿色金融纳入G20峰会议题,开启和推动了绿色金融国际主流化进程。
  经过多年的发展,绿色金融已经从此前的小众变为热点,从此前金融机构的选做题变为必答题,特别是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气候和环境约束进一步增强,绿色金融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
  对于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业界将其总结为“顶层设计及标准体系愈加完善、产品及服务实现创新发展、地方绿色金融实践擦亮‘中国名片’以及国际合作深化促全球形成共识”。
  明晰标准
  让规则“引导绿”而非“统计绿”
  绿色金融的发展过程正是相关标准逐渐明晰、业界共识越来越多的过程。
  2016年被视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绿色金融元年,但当时方方面面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清晰和持续的政策信号、方法论和相关数据的缺失、金融机构能力不足、期限因素、投资条款和绩效激励不足等,仍是当前全球绿色金融体系面对的最大障碍。”2017年《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对当时绿色金融的发展情况如是描述。
  而标准明晰,被视为必不可少的一环。人民银行研究局表示,“明确标准,才能让市场主体准确把握‘绿色’的涵义,这是绿色金融规范发展的前提,更是确保规则‘引导绿’而非‘统计绿’的关键”。
  正是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作为绿色金融的五大支柱之一,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不断完善。2017年6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2018年,人民银行牵头成立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绿色金融标准工作组,推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同年7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绿色投资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对绿色投资进行了全面规范、为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提供了参考框架。
  2021年更是绿色标准的“大年”——4月,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证监会联合发布《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以下简称《绿债目录(2021年版)》);此后,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鼓励金融机构至少每年披露一次环境信息;11月,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正式发布,标准的趋同成为绿色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基础。
  标准的明晰为我国低碳转型指明了方向。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举例解释,《绿债目录(2021年版)》实现了绿色债券认定标准的国内统一,剔除化石能源相关项目,实现了与国际主流标准的接轨。而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梳理72项符合双方标准的绿色项目,为中欧绿色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便利绿色跨境投融资奠定了基础。
  强化信披
  提升绿色金融市场信息透明度
  在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是其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而信息披露则是提升绿色金融市场信息透明度的重要手段。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信息披露可以让资本市场充分识别哪些企业和项目是绿色的,由此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领域。因此,近年来,气候与环境相关信息披露在国内外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与其他的金融风险不同,环境与气候相关风险往往并无规律可循,同时其带来的影响在短期内可能不会显现,但相关风险事件一旦发生,其影响的广度和程度都将更加深远,甚至还具有不可逆性。”鲁政委分析认为,做好相关信息披露是让银行保险业金融机构认清自身面临的环境与气候相关风险的第一步。
  记者梳理发现,过去几年里,相关制度正在不断完善。例如,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完善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要求金融机构公开披露发放碳减排贷款的情况以及贷款带动的碳减排数量等信息,并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核实验证,让每一分绿色资金的使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不让“洗绿”行为得逞。同时,上市公司、发债主体和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能力和质量取得长足进步。
  据王信介绍,人民银行正在将环境执法信息纳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2021年,全国共有3.36万户企业的环保处罚信息,被789家金融机构查询132.79万次,在协助金融机构预警相关贷款风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激励创新
  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体系逐渐成形
  善用激励约束机制、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应对气候挑战等,一直是政策的重要着力点。2018年起,人民银行全面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2021年升级为绿色金融评价,并将绿色债券业务纳入评价范围,引导金融机构有序增加绿色资产配置。2021年,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人民银行创设推出两个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鼓励社会资金更多投向绿色低碳领域。
  具体来看,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两个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均为1.75%,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提供低成本融资。截至2022年3月,人民银行通过两个工具分别支持金融机构发放贷款2308亿元、134亿元,其中,碳减排贷款带动年度碳减排478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已基本形成了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碳金融产品构成的多层次产品体系。
  截至2022年3月,中国绿色贷款余额已超过18万亿元,增长迅速。此外,中国境内绿色债券余额约1.3万亿元,在全球位居前列。
  “当前,资本市场为绿色产业的融资服务已经成为我国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表示。其中,绿色债券方面突破不断。据统计,与可比普通债券相比(同一发行人当季发行的非绿债券并剔除期限溢价因素),2021年有77%的绿色债券具有发行成本优势。规模的上升还伴随着产品创新。2021年3月《关于明确碳中和债相关机制的通知》的发布,使我国成为世界首个将“碳中和”贴标绿色债券的国家;同年7月,上交所明确了“碳中和绿色债券”“蓝色债券”等子品种的相关安排。
  绿色金融的蓬勃发展只是开始。马骏表示,未来30年,以碳中和为目标的政策措施会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提升绿色金融的发展潜力,为金融机构带来巨大机遇。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引发展“活水”入青山绿水 绿色发展提高含“金”量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