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鲞里的海和风浪

最新信息

鱼鲞里的海和风浪
2023-11-01 06:19:00
每当西北风呼啸,梧桐叶开始飘落,晒鱼鲞的时节就到了。

  晒鱼鲞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风干,一种是晒干。风干的不见太阳,一般是成串成串地挂起来,在背阴的方位,任北风劲吹,将鲜鱼的水分带给苍穹;晒干的一般铺在竹簟、篾席、渔网上,也可以支一把竹楼梯爬上去,在石头屋顶咬合的瓦片上铺开,在太阳底下晒。
  清代纪晓岚说:不重山肴重海鲜,北商一到早相传。蟹黄虾汁银鱼鲞,行箧新开不计钱。宋元文学家方回描述过“浙乡巨舰供鱼鲞,淮郡骈肩致蟹螯”的盛况。
  浙江沿海一带的鱼鲞,早就闻名遐迩。
  家乡玉环有近六百里的海岸线,构成无数环流海水带,是各种鱼类生存的乐园。已发掘的占地五百平方米的三合潭遗址,延续期长达一千八百多年,展现了东南沿海岛屿史前文化和古代文明。出土文物有钓刺钩等渔具,很多陶碗以网纹为主要纹饰。可以想象,对于商周时期生活在江南沿海村落的居民来说,鱼是确保不断炊的重要食物,鱼干里是保存食物的智慧。
  从前晒鱼干,晒的是日子。靠海吃海,要是大海发脾气了,木船顶不住惊涛骇浪,渔民要摇橹觅岸,寻找锚锭的一湾海域,求得栖息和安全。若与鱼群相遇,为生计迟一时半刻收手,或是在海上恋战,那是九死一生的冒险。家人说我小时候每见风起云涌,就向出海回来的长者讨口信:“公公,我的外公碰到了吗?”幼小心灵承载了早熟的担忧和期盼。
  外公从福建崇武、宁波石浦、温岭石塘或家乡的港湾回家,带回的鲜鱼先让我们全家饱食一餐,再将剩下的晒鱼鲞或咸腌,以保障不能出海日子的供给。外公在茫茫海上讨生活,因此我对每条鱼鲞都心怀虔诚。
  晒鱼鲞是渔家女的“女红”,也讲究手艺。从鳗鱼背脊处利刀划入,剖开两面鲜嫩鱼肉,再从鳗鱼头后部用手拍压刀背直至分离到鱼鳃边,掏出内脏和鱼鳃,用竹枝撑起最大的鳗头截面,一条条挂起来,见好就收。
  冬至前后还晒带鱼、墨鱼、鱿鱼、鲅鱼等鱼干。流网鲳三四两一条,用改刀法切得似断非断,提起来像是一串银链子,晾干后正好配过年时做的年糕。鲳鱼鲞烫年糕,加大白菜,方便又美味。墨鱼干表面有一层白色粉末似的白霜,外行人见了说是发霉了,其实是墨鱼晒干后分化出的一层甘露醇。墨鱼干切块与仔排一起炖,加白萝卜或山药,或肉骨茶的料包,便可成就一道有品质的养生佳肴,日常餐食摇身一变成为滋养美食。晒鱼干就是晒幸福的生活。
  现在,家乡以鸡山、大麦屿、坎门等为主要场所的鱼干晒场,晒的是诗和远方。那幕天席地的鱼鲞,各自优美,在大海边,天穹下,如集体彩排,各自展示身姿,又在日光和风云变幻中凹出身体的曲线。有的如西湖枯荷,仍有婀娜曼妙之姿,有的风吹日晒后如古罗马雕塑般刚毅。它们或闲散,或流畅,或深重,远远看去,有古早的气质,是怀旧的色彩。
  现代捕捞业以完善的设施和统一的气象指令让渔民的安危有了保障,鱼产品也极大丰富了。现在,家乡鱼鲞已形成产业链,一个礼包盒中可以有各种鱼鲞,鳎鱼、沙鳗、油鳗、带鱼、鲅鱼、剥皮鱼、肉鲳、墨鱼、黄鱼等等供人选择。那是经过大海和风浪洗礼的作品,吃一口都是力量。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鱼鲞里的海和风浪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